探索棋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新模式

江苏探索棋类人才一体化培养新模式

  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杨伊明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朱焱共同为基地揭牌

  怎样促进棋类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发展?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有利于选拔出青少年“种子”选手?如何加强青少年棋类运动的师资队伍建设?昨天,江苏省“棋类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揭牌,这是我省首家青少年棋类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国象大师、世界冠军、金牌教练齐聚一堂,围绕“青少年棋类专才体教结合特色培养模式”进行深度研讨。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李晨 王璟

  首个基地揭牌,青少年棋类人才培养有望“一体化”

  记者了解到,江苏首个棋类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由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扬子晚报云教育中心联合打造,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创新。扬子晚报云教育中心联合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计划启动2019“棋类运动进校园”系列工程。该工程其中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就是联合学校,建设江苏省棋类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共同探索青少年棋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杨伊明表示,从国际象棋着手,棋牌中心可以为学校提供高端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吸引全省甚至全国的优秀后备人才到培训基地训练、求学,同时把有影响力的棋类赛事引进到学校,让更多同学接触国际象棋,培养对国际象棋的兴趣,打造“教体结合、体媒融合”新品牌。

  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原国家队、江苏省队国际象棋主力队员谷笑冰认为有了基地以后,可以考虑把兴趣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把原本“养具有特殊才华的小棋手”这一个别现象进行推广和普及,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国际象棋。

  实现全面发展,“棋类运动员”中走出好多“学霸”

  杨伊明介绍,棋类运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极具优势。从事棋类运动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聪明的孩子学下棋、下棋的孩子更聪明。在江苏高水平国际象棋选手中,四次夺得世界冠军的侯逸凡入本科读了北大,后又获“罗德奖学金”,目前牛津大学研究生在读。从南京一中走出的阮露斐、沈阳等知名棋手也都是北大清华的高材生。

  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国际象棋中国国家男队主教练徐俊告诉记者,就国际象棋而言,小孩子学得多,很多人升入中学后,因为学习压力增加,不得已放弃这一特长。所以,近几年来,每年报名全国比赛的小学生最多,初中生少、高中生更少。“学生既要把棋下好,又要保持文化成绩好,这是有难度的,个人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我们能和学校联手打造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项“福利”。我们不仅要培养“种子选手”,而且要助力他们上更好的学校。

  谷笑冰表示,“我自己学棋的时候,一半时间给专业,一半时间学习文化课,成绩不错。我目前教的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也都很好。”谷笑冰认为,学棋和学习文化课是可以“齐头并进”的,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但她也建议,培养后备人才要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组合,便于好中选优。

  推广棋类运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朱焱表示,在棋类运动方面,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专门为学生打造了‘乐弈’空间,每到课间,都有学生探讨、对弈、分享心得,这才是学校该有的模样。”朱焱认为,基地挂牌以后,学校将与江苏省体育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扬子晚报合作,今后三方可以考虑共建课程、共创活动、共享资源,争取为学生打造专业系统的棋类社团课程和兴趣课程。而强大的师资团队、专业的课程教学将吸引感兴趣、有天赋的同学,经过学习及训练,在他们当中,很可能会诞生未来的运动员。同时,棋类文化也能扎根校园,得到很好的传承。

  一位教育业内专家认为,建立后备基地这种方式非常好,可以避免家长孩子“望天收”式发展兴趣特长,帮助他们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棋类特长。另外,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多渠道、多方式的。知名棋手阮露斐、沈阳都是南京一中的校友,可以说,南京在棋类运动员培养方面有很好的基础。但总体看来,目前南京在校的棋类特长生还非常少,此举有利于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为今后培养拔尖人才奠定基础。